教育教学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07-11 10:52:49 admin 9

高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6603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专业大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技能)方向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我校主要培养方向

继续学习专业

备注

加工制造类

660301

机电技术应用

维修电工

企业维修电工

维修电工中级工

企业维修电工

推荐报考河北省单招考试装备制造类(三类)、电子信息类(十类


电焊工

设备维修工

电焊工中级工

设备维修工

电子设备装接

电器设备维修工

电子设备装接工

电器设备维修工

汽车维修

汽车维修工

汽车维修工

汽车维修工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维修电工方向

熟练掌握电工、电子应用和焊接技术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适应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行业生产、建设、维修、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汽车维修方向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汽修技术应用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向现代制造企业,从事汽车生产和汽车保养及维修工作的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基本文化素质

3掌握满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身体健康,乐观开朗。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与协作。

2.专业知识和技能

维修电工方向

1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2识读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能力。

3电子设备的调试、安装与故障维修(电子装接工中级工证)。

4焊接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与维修焊接中级工证)。

5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维修电工中级工证)。

6自动控制设备基本的安装、调试与简单维修。

7)照明线路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护

汽车维修方向

1具有识读一般机械零件图及较复杂电路图的能力。

2具有汽车基本维护与保养的能力

3具有汽车发动机的拆装、清洗、测量、检测的能力

4具有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拆装、清洗、测量、检测的能力

5具有汽车各电气设备的拆装、检测能力

6具有汽车各附属设备的拆装、检测能力

7具有汽车一般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8具有汽车维修中级工的操作技能(汽车维修工中级工)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 公共基础课程

文化课

1.语文(180学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数学(180学时):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试、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三角函数、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通过学习,让学生对知识的时间、空间理解有一个鲜明的认识。

3.英语(180学时):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和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的交流,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息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4.体育与健康(180学时):在初中体育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其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体育锻炼技巧和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体育的德育教育功能,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团结合作的精神等。

5.历史72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6.音乐(36学时):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入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德育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6学时)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职业道德与法治36学时)

本课程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誉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哲学与人生(36学时)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4.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36学时)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专业(技能)课程

1.物理144学时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机械识图144学时)

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作图,机件的表达方法,机械图样的组成,能看懂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掌握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应用及其标注,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及其测量技术。

3.电工仪表与测量(72学时)

主要讲授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本知识,电流与电压的测量,模拟式万用表,电阻的测量,电功率的测量,电能的测量,转速和功率因数的测量,数字式仪表以及常用的电子仪器。

4. 电工基础144学时)

使学生懂得必要的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掌握直、交流电路和电磁的基本概念及理论,能对一般交、直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了解数学电路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控设备中常用的放大电路、单相整流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形式、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熟练进行电工与电子电路的有关实验。

5.电子技术基础(360学时)

讲授电子器件的结构和主要参数、各类放大器、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源、正弦波振荡器、恒流源、差分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晶闸管及应用;讲授脉冲数字信号的产生、变换、放大等电路、集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使学生掌握它们的电路结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6.电力拖动控制线路(162学时)

主要讲授常用低压电器及其拆装与维修,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电动机的自动调速系统及其调试与维修。

7.机械基础162学时)

掌握机械原理的初步认识和机械传动,常用连接件件,零件,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熟悉常用零件的性能,分类,应用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能对一般机械传动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了解常用液压元件的类型,用途,熟悉液压基本回路,能对机床典型液压系统进行初步分析。

8.焊接162学时)

重点培养学生分析焊接设备电路的能力,掌握焊条电弧焊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氩弧焊、气焊、气割、等离子切割等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及设备安装、调试、保养、维修的能力,具备安装、调试、维修常用焊接设备的能力,为学生能迅速适应以后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同时包括金属性能,金属学基础,钢的热处理,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牌号和用途等金属工艺学方面的知识。

9.电机与变压器(162学时)

主要讲授交、直流电动机与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机械特性、起动、制动和调速方法。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交、直流电动机、变压器、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掌握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的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原理、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其分析方法;培养能解决生产实际电气控制一般问题的能力。

10.PLC(可编程控制器)72学时)

使学生系统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功能、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和编程技巧,使学生掌握一种基本机型,掌握PLC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为今后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11.单片机72学时)

使学生能够掌握以MCS-51系列为主的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指令系统、存储系统及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中断系统、系统扩展等方面知识;了解单片机组成和工作原理,具备一定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团队协助、沟通表达等能力和综合素质。

汽车维修方向

1.汽车概论(12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发明与发展简史、国内外著名汽车公司及商标、汽车总体结构、汽车分类及各组成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主要应用性能指标和选购技巧、汽车驾驶与考证方法、汽车保养与维护、新型汽车与新技术以及汽车文化等知识,能够解释说明汽车汽车总体结构、性能指标和保养与维护

2.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216学时)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以及发动机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汽车零部件耗损、检验、修复的基本理论。初步具有发动机零件耗损分析,发动机维修、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198学时)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汽车底盘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底盘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具有底盘拆装、底盘零件损耗分析、底盘维修、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4.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护(198学时)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使用、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的功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修理的知识。初步具有汽车电气设备拆装与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5.汽车机械基础(126学时

了解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与强度计算方法;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了解机械的组成;熟悉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 用、结构及标准;了解液压传动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动作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

6.汽车电工电子基础(108学时

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电流的化学作用、光作用、热作用及电磁作用在汽车上的应用理解逻辑控制基本原理和微机控制基本知识。要求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规律;掌握半导体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初步具有分析汽车简单照明线路功能、测试元件性能和照明线路,以及排除照明线路简单故障的能力;了解逻辑控制电路和微机控制的原理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7.汽车保险与理赔(180学时)

让学生获得汽车保险、汽车保险合同、投保、承保、核保、查勘、定损、理赔和保险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汽车保险投保、承保、核保、事故现场查勘定损及理赔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汽车保险投保、承保、核保、事故现场查勘定损及理赔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汽车后市场的保险与理赔等各项技术管理工作,以及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继续学习的能力

8.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检修180学时

以系统故障分析为教学情况,通过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诊断基础、车辆控制系统检修、动力器电池控制系统检修、变速驱动桥检修等典型车型故障进行剖析,分析故障诊断方法、讲解相关结构原理、呈现关键操作规范。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364周为复习考试时间,周学时一般为30学时,三年总学时为3200-3600学时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8

18

18

18

18

18

公共基

础课程

占总学时比例

30%

语文

考试

180

2

2

2

2

2


数学

考试

180

2

2

2

2

2


英语

考试

180

2

2

2

2

2


体育与健康

考试

180

2

2

2

2

2


历史

考查

72

2

2





音乐

考查

36

1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查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考查

36



2




哲学与人生

考查

36




2



职业道德与法治

考查

36





2


小计

972

198

234

180

180

180


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比例70%

物理

考试

144

4

4





机械识图

考试

144

4

4





电工仪表与测量

考试

72

3

1





电工基础

考试

144

4

4





电子技术基础

考试

360

4

4

4

4

4


电力拖动

考试

162



3

3

3


机械基础

考试

162



3

3

3


焊接

考试

162



3

3

3


电机与变压器

考试

162



3

3

3


PLC(可编程控制)

考试

72



4




单片机

考试

72




4



综合实训

考查

72





4


顶岗实习

考查

540






30

小计

2268

342

306

360

360

360

540

合计

3240

540

540

540

540

540

540

(二)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维修电工方向

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汽车维修方向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8

18

18

18

18

18

公共基

础课程

占总学时比例

30%

语文

考试

180

2

2

2

岗位实习540

2

小部分学生就业实习,大部分学生参加单招考试及岗位实习540

数学

考试

180

2

2

2

2

英语

考试

180

2

2

2

2

体育与健康

考试

180

2

2

2

2

历史

考查

72

2

2



音乐

考查

36

1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查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考查

36


2



哲学与人生

考查

36



2


职业道德与法治

考查

36




2

小计

972

198

234

180

216

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比例70%

物理

考试

144


4



机械识图

考试

144

4

4



汽车概论

考试

126

4

3



汽车机械基础

考试

126

4

3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考试

108

5

3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考试

216



4

4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考试

198



4

3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考试

198



4

3

汽车保险与理赔

考试

180



4

2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检修

考试

180



4

2

综合实训

考查

108




4

顶岗实习

考查

540





小计

2268

342

306

360

540

324

540

合计

3240

540

540

540

540

540

540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专业课教师18,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比例1:19.5

2.本科学历达标率为100%,专业对口比例达到100%,在本专业教学满三年及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83%。

3.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3个月。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二)教学设施

1.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实验条件

一、本专业现有实训(实验)设施设备

1. 实训(实验)设施名称:电拖实训室

功能:电拖综合实训、照明线路综合实训、单片机演示实训、中级工实训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配置数量

(单位)

价值

(万元)

1

FCK-760B中级电工/电拖实训考核装置

上海方晨

12

24

2

工业控制综合实训装置


1

2

3

立式空调

海信

1

0.9

4

二氧化碳灭火器


2

0.04

合计

26.94

2.实训(实验)设施名称:电拖实训室二

功能:电工电子实训、电拖实训、中级工实训、单片机实训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配置数量

(单位)

价值

(万元)

1

电力拖动实训设备

河北思捷DT2016A

20

21

2

电拖实训板

自制

180

8

3

储藏柜

自制

9

0.5

4

立式空调

海信

1

0.9

5

二氧化碳灭火器


2

0.04

合计

30.44

3.实训(实验)设施名称:光机电实训室

功能:电工电子综合实训、单片机实训、光机电综合实训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配置数量

(单位)

价值

(万元)

1

亚龙YL-NT系列新型电工、电子综合应用、创新实训装置

亚龙

13

20

2

FCP-01单片机开发应用技术综合实验装置

河北思捷

2

2

3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

亚龙YL-235A

2

4

4

立式空调

海信

1

0.9

5

二氧化碳灭火器


2

0.04

合计

26.94

4. 实训(实验)设施名称:焊接实训车间

功能:焊条电弧焊实训、二保焊实训、氩弧焊实训、基本钳工实训、基础机加工演示实训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配置数量

(单位)

价值

(万元)

1

交流焊机

BX1-315

5

1.5

2

交流焊机

BX6-300-2

1

0.3

3

交流焊机

BX6-250-2

1

0.3

4

直流焊机

佳士ZX7-315

2

0.6

5

二保焊机

佳士NBC-350

1

0.5

6

氩弧焊机

佳士WS-400

1

0.5

7

型材切割机


1

0.05

8

二氧化碳气瓶


1

0.02

9

氩气气瓶


1

0.02

10

台虎钳


8

0.4

11

焊接实训台

自制

10

0.4

12

钳工实训台

自制

2

0.8

13

排气扇


4

0.1

14

台式多用钻床

Z516-1A

1

0.1

15

多功能工具机

AT-280/1*500

1

0.3

16

防护面罩


40

0.12

17

其他工具


若干

0.5

18

二氧化碳灭火器


2

0.04

合计

6.55

5. 实训(实验)设施名称:汽修实训车间

功能: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汽车电气设备实训、汽车变速箱拆装实训、汽车基础保养实训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配置数量

(单位)

价值

(万元)

1

发动机拆装台架

汽油机

3

1.5

2

发动机拆装台架

柴油机

2

1

3

变速箱拆装台架

手动

2

1

4

自动变速箱模型


1

0.5

5

汽车前驱模型


1

0.5

6

汽车后驱模型


1

0.5

7

工具小车


4

1.6

8

拆装工具


4

2

9

空气压缩机


1

0.4

10

二氧化碳灭火器


4

0.08

合计

9.08

2.校外实训基地

合作

单位

名称

合作培养人数

合作

起止

时间

合作内容与方式

合作成效

三利集团

200

2022.3—

2027.12

合作内容: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等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岗位意识等职业能力,同时提供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场所。

合作方式: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教师企业实践。

1.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方式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岗位意识等职业能力。

2.专业教师通过企业实践提高了技能水平,加快了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进程。

盛强公司

80

2022.3

2027.12

永亮公司

100

2022.5

2027.12

张家口领克汽车工厂

45

2024.2-2024.7

(三)教学资源

利用校园网络和数字化校园平台建立了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以校园网为基本平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开发了有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将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完善,建成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实录、教学指导、试卷习题、教材文献、教学资源、考核评价。

(四)教学方法

1.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

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在符合教育部相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条件下,以够用为原则,内容和要求根据本专业(技能)方向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教学方式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设施,采取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要紧扣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以企业岗位要求为依据,与校内技能实训与校外岗位实践相结合,依托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通过理论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学习评价

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资格证书的获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逐步形成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一)双证书制:学生在校时必须取得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否则不得毕业。原则上统一考证时间为第四或是第五学期,毕业前不能取证的,先发放结业证书,待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再换发毕业证。

(二)技能考核

采用学习过程评价的方式,以学习态度、操作能力、方法运用、合作精神为考核要素,以学习阶段、学习项目或典型工作任务为单元组织考核,每学期不少于1次。也可采用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三)学期考试

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勤、请假、课堂表现包括但不限于玩手机、睡觉、顶撞教师等、课下作业、随堂测试等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组织方式(考核内容以能力考核为主体)。

(四)顶岗实习考核

根据我校顶岗实习制度和考核标准,考核成绩不合格者缓发或不予发放毕业证。

(六)质量管理

建立由学业成绩、基本素质、岗位能力等三类要素构成的培养质量管理体系。

1.学业成绩

1)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采用过程考核、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组织方式进行综合评定。过程考核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阶段测试、课堂作业、学习态度、社会实践等几个环节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权重占比为30%,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权重占比分别为30%和40%。

2)专业技能课:考核采用过程考核、考试和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过程考核以随堂实训、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态度等为考核要素,权重占比为30%,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理论笔试结合实操考试的形式进行综合成绩评定,权重占比分别为30%和40%。

2.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品德及行为规范素质、专业理论及技能素质、体育素质等三方面。每学期末进行总体评价,满分为100分,85分以上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九、毕业要求

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校内综合实训环节以及顶岗实习环节。学业成绩必须在及格以上。

凡有下列原因之一的,不能按时取得毕业证书

1、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

2、毕业前有一科及以上成绩不及格者;

3、顶岗实习成绩不及格者

学生完成学时,因学业成绩不合格(包括专业技能成绩和实习成绩)不能毕业者,可按结业处理,发给学校验印的结业证书。不符合毕业条件且已办理毕业证的,由教务处领取存档,待学生考核合格后换回结业证。

学生在一年内可通过自学课程后向学校提出考试申请,经学校考核成绩合格后由学校负责为其换发毕业证。

图片关键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